
中国冶金报:中宣部《钢铁脊梁》摄制项目组到太钢前采向建党百年献礼
“不锈钢与人民美好生活关系密切,拍摄《钢铁脊梁》纪录片,对于进一步改善钢铁行业形象意义重大。”1月29日,中宣部建党百年纪录片《钢铁脊梁》摄制项目组赴中国宝武太钢集团前采,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,中国冶金报社党委书记、社长陈玉千在与太钢方面进行座谈交流时说。
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,太钢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高祥明;太钢集团党委副书记韩瑞平;《钢铁脊梁》纪录片总导演刘娜;中国冶金报社社长助理、经济发展中心主任陈晓莉;《钢铁脊梁》第一集导演朱彤、撰稿人张垚,第三集导演张亚男、撰稿人郭达清,第五集导演李健、撰稿人樊三彩参加了此次《钢铁脊梁》纪录片座谈会。
高祥明对《钢铁脊梁》摄制项目组一行表示欢迎,并回顾了太钢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果。
他表示,新中国成立之初,太钢就定位于发展特殊钢。这些年来,太钢坚持围绕“品种、品质、品牌”推进创新发展,研发生产出一系列“高精尖特”产品,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;同时,太钢注重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,不断夯实企业发展根基。现在,太钢加入了中国宝武大家庭,走上了更高的发展平台,迎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太钢将不辱使命,按照中国宝武的战略部署,加速整合融合,全力建设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不锈钢全产业链企业,为中国宝武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贡献太钢力量。
陈玉千在座谈中首先传达了钢协党委书记、执行会长何文波对拍摄工作的要求和总体思路,介绍了中宣部安排拍摄《钢铁脊梁》纪录片的背景、目的和重要意义。
他表示:“接到任务以来,《钢铁脊梁》摄制项目组不畏严寒、不远万里、不辞辛劳、不怕困难、双线应对、连续作战、陆续到多家重点钢铁企业开展前采工作,用生命完成使命,积极工作在重点企业的车间厂矿、劳模身旁、应用现场,精选能展现改变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、解决‘卡脖子’问题的关键技术以及开辟新领域、新天地的钢铁素材。”
陈玉千还高度赞扬了太钢集团为中国钢铁工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,他表示:“太钢文化底蕴深厚、技术研发力量雄厚、产品特色鲜明,太钢生产的不锈钢高端产品在世界不锈钢领域留下了中国印记;同时,太钢绿色发展成绩斐然,展现了企业的责任担当。”
刘娜介绍了《钢铁脊梁》纪录片的总体框架、方向目标、整体拍摄思路和表现手法。她表示,《钢铁脊梁》主要将展现中国钢铁业在百年历程中如何从无到有、从弱到强,支撑起共和国大厦脊梁的过程,《钢铁脊梁》中的故事要优中选优、精中选精,要能够看到钢铁人坎坷前行的伟大历程。希望在太钢能够多挖掘到一些具有企业特点的精彩故事。
在太钢集团期间,《钢铁脊梁》摄制项目组先后到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公司、太钢袁家村铁矿以及李双良纪念馆等地进行了调研采访。